【岁月峥嵘·学党史】青年党员说英雄——附小人物篇(一)
忠诚与信任——何叔衡
又到了丰收的季节——秋天,又即将迎来祖国母亲的生日——国庆节。曾几何时,祖国历经磨难,然而英雄儿女们并没有趴下,一片片忠心化作为一股股豪情,从附小走出去的爱国人士更是数不胜数,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这些故事,去感受附小峥嵘岁月里的人和事。
“何瞻岵,叔衡,宁乡,同文镇沙田。” 在湖南省档案馆内,有这样一份珍贵的学生名册,记录下何叔衡以37岁“高龄”孜孜求学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亚 - 搏网站有保障的的时光,当年的墨迹仍清晰可见。
1876年5月,何叔衡出生在宁乡沙田乡一个普通农民家庭。 1902年,他考中秀才,县政府让他去管钱粮,他却觉得官场腐败,宁肯回家教私塾。他教私塾有自己独特的方法:一是收费便宜,对于穷苦学生他一个子都不收;二是经常给学生们讲岳飞、文天祥的故事,讲鸦片战争、太平天国的历史,鼓励学生要做对国家有用的人。至今,一些老人回忆他当年的教学事迹仍印象深刻。
何叔衡在教私塾的同时,并未忽视自身的学习进步,而是抓紧时间努力自学。他学习范围很广,涉及经、史、子、集,尤其注重研究历史、地理和人生观问题。在学习时,他还经常带着问题去学。此外,何叔衡养成了作读书笔记的习惯,在日记中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。
1913年,何叔衡考入湖南省第一师范讲习科。校内主事问他为什么你这么大年纪还来当学生呀,何叔衡诚恳地说:“在穷乡僻壤的乡村,不了解国家时事,希望我能出来多学习,为国为民多出力。” 话语不多,却展现了何叔衡对求知的饥渴,也代表了他一生对读书学习的态度。后来,这位校内年纪最大的学生与比自己小17岁的毛泽东结为了挚友,两人都先后留在附小任教,成为了附小的主事,并一起从这里出发,参加了中共一大,在历史上共同谱就了一曲昂扬奋进的壮歌。毛泽东曾称赞他:“叔翁办事,可当大局”。
1928年7月,因组织的需要何叔衡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赴莫斯科之路。在途中,他吟诗:“身上征衣杂酒痕,远游无处不消魂。此生合是忘家客,风雨登轮出国门。”“忘家客”三字表达了何叔衡舍家为国的崇高品质,这和毛泽东教育弟妹们 “舍小家为大家”不谋而合。
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学习期间,已经52岁的何叔衡,精力和记忆力都无法和青年人比,可他学习十分刻苦,有时为熟记一个俄文单词,要读写几十遍甚至上百遍,大家称赞他是“学习上永不疲倦的人”。
1930年7月,何叔衡从莫斯科回国,经常为老百姓们做实事。他身上随时背着三件物品——手电筒、布袋子和记事簿,号称“三件宝”。手电筒主要用来走夜路;布袋子是他自己设计的;记事簿上写满了工作笔记,他说人老了,脑子不管用,记在本子上忘不了。后来何叔衡背着他的“三件宝”打击腐败分子,被广大群众誉为是当地的“包青天”。
1934年10月,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出根据地进行长征时,何叔衡坚持留了下来,继续和敌人作斗争。1935年2月24日,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,在长汀突围战斗时壮烈牺牲,实践了“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”的誓言,时年59岁。
群峰连绵,松柏苍翠,百年过去,然而,我们却从不曾忘记。2009年9月,何叔衡被评为“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”。
从晚清秀才到共产主义先驱。如果不是有着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,何叔衡本可以在家乡安稳富足地度过一生,但是他却选择了投身革命,就像他写道的那样:“我绝对不是我一家一乡的人,我的人生观,绝不是想安居乡里以善终的,绝对不能为一身一家谋升官发财以愚懦子孙的……”。
如今由胡耀邦题字的何叔衡塑像静静地伫立在故居门前。清癯消瘦、须髯如戟,他凝视故乡山水。昔年“忘家客”,而今终归矣。
这就是我们附小优秀的老学长,他的忠骨,早已融入他挚爱的土地。而这片土地,正以一片繁荣与生机,告慰着他不朽的英灵。他不仅是附小人的模范,更是有着铮铮铁骨的中国人的模范!
这就是附小人——
何叔衡!
讲述者:青年党员 戴娜
戴娜,亚 - 搏网站有保障的语文教师、区级骨干教师、区级优秀教育工作者、区优秀班主任;湖南省教科院“国培计划”送教培训组成员,在国培接待中上研讨课、讲座50来次;主持或参与多个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,曾两次获友谊科研奖,市级课题成果一等奖;曾获长沙市语文教师素养比赛(文本解读)一等奖;参与或主持编写了《你好,附小》《经典赏读》等十余本校本教材,主编了《青蓝之行》《聚薪成火》等亚 - 搏网站有保障的文化系列丛书;30多篇论文、教学设计在国家、省、市级刊物发表或获奖。